您的位置:
> 首页专题 > 智能制造

乐清:换道提速 “数”造未来——解读城市发展之“密钥”

时间: 2023- 02- 20 14: 30 访问次数: 来源: 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字号:[ ]

“目前我们企业已获得150项国家专利及多项软件著作权,主导和参与制定了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新项目的研发投用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整体产值。”日前,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得益于乐清市委市政府在助力行业升级方面的多项举措的支持,该企业敢于“甩开膀子大胆干”。

乐清市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乐清全市GDP143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经济发展总量、增速均领跑全市,属“双料第一”。今年,即使面对着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疫情防控压力,乐清市前三季度GDP为1038.01亿元,同比增长4.3%,依旧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

经济体量大,经济增速也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乐清“大象起飞”的现象背后,是积极主动转换赛道、打破发展瓶颈的创新与探索。

升级传统产业 唤醒“老树新芽”

乐清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拥有温州台州地区首个千亿级电气产业集群、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等20多张“国字号”金名片……“电气”是乐清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依托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民营经济遭遇瓶颈。

为打破发展桎梏,近年来,乐清以“两新两联”推动民营经济“换道领跑”。“两新”,即让传统产业与“物联网”“新时代”相结合,推进产业数字化,让“老树发新枝”;“两联”,即“物联网”“联全球”,推动电气产业“嫁接”新能源,往光伏、风能、氢气能等新兴产业延伸,抢占全球市场。

去年7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未来工厂”建设导则》,建成一批“未来工厂”,让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先进制造业,打造出智能制造的标杆企业。早在2020年,正泰集团的“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便入选首批试点,如今,该“工厂”的探索已逐步成熟,一口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400多家核心供应商、600多条生产线数字化改造,产品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8.7%,人均生产效率提高了三倍。随着正泰集团“摸石头过河”,目前,乐清已建成国家智能制造项目2个、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3家,省“未来工厂”“数字工厂”3家,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7家,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示范试点19家……在传统行业转型发展中成功抢占先机。

“未来工厂”新智造体系不断“刷新”着生产效率,产品数字化升级则为传统产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在乐清,加西亚电子电器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物联网断路器,融入传感器、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物联网、智慧城市,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该公司嵌入式软件业务已连续三年保持45%以上增长,1—10月份,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60.5%。

乐清市经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乐清已成功列入省“两业融合”试点、省首批新智造试点、省首批产业转型类低碳试点、省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创建试点;乐清装备制造(电工电气)基地被评为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通过开展“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动,乐清近三年累计完成854个技改项目,近三年兑现财政补助5.6亿元、年均增长近25%,成功列入省“未来工厂”新智造试点。数字赋能驱动制造业升级,已然成为推动乐清赶超跨越的最强劲引擎。

对接新兴产业 驱动“多业兴旺”

随着传统产业联通“数字化”焕发新活力,乐清进一步让电气产业对接新能源产业,迅速切换赛道、加速领跑。

记者从乐清市经信局获悉,目前,乐清全市已有172家规上新能源行业相关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不少企业不仅在行业领域掌握技术领先,填补市场空白,还积极抢占海外市场。以浙江贝良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自主研发风速风向传感器、偏航传感器等,形成三大系列20余个品种销往全球,尤其是其研发的海上测风传感器,带来了年产值1亿多元的回报。

搭上新能源这波“东风”的,还有温州高企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早在18年前,该公司就从传统低压电器行业转型进军氢能行业,2017年迎来跨越式发展,其中,中型水电解制氢技术得到突破,模具、非金属极框材料、隔膜、电极全部完成自主研发。其中,中型水电解制氢技术分解的氢气纯度已达到5个9的国际领先标准。今年,温州高企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如雪花片般飞来,企业负责人包素娇说,预计今年年销量至少会达1.2亿元,明年销量有望突破5亿元大关。

目前,乐清正在重点推进正泰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正泰智能能源量测设备项目、宁德龙光年产20万套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建设项目等项目的加速落地,位于乐清虹桥的合兴集团有限公司已建成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依靠汽车电子滤波器等产品成为博世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唯一供应商,上市募集资金2.1亿元,打造出国内领先的汽车电子零部件智能工厂。

完善机制体制 护航产业发展

“两新两联”的成功探索,离不开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近年来,乐清采取帮带引导、数字赋能、裂变孵化等多种模式,完善机制体制,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据统计,温州现有电气企业1.4万家,大多数位于乐清。而产品同质、低端竞争造成了诸多无效“内卷”。为此,乐清探索出“帮带”“引导”的破局之路。乐清以龙头企业“帮带”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助力企业从“跟跑”到“并肩跑”。乐清某弹簧配套企业在电气龙头企业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顺利“上规”,迅速成为细分行业的领头羊。此外,为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乐清经信部门梳理出本地优质服务企业清单,“一对一”地解决企业技改方面信息不对称的困局。在这种“传帮带”之下,乐清中小型企业迅速成长起来。

为整合数字化资源,乐清还构建了3大应用生态、25个子场景的智能电气产业大脑,提供从设计端到供给端、生产端、消费端的全链条应用服务。有了“数字化军师”,电气产业协同效率、产品质量迅猛增长,目前,智能电气产业大脑已累计服务企业9132家,连接数据采集点17.5万个,归集数据2600万条,注册用户2.6万家,访问量突破29万。

为突破技术上“卡脖子”难题,乐清市积极搭建各类产学研平台,引入“智囊团”不断解锁产业“新技能”。浙江高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在国家中低压电气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协助下,顺利解决了“卡脖子”难题,完成了智能物联网断路器的研发,企业产值一时激增。浙江人民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负责人也谈到,在温州大学乐清工业研究院的帮助下,他们实现了低压电气全自动智能化制造。近年来,乐清瞄准行业前沿领域,构建了“一载体四中心三院二基地”电气产业大孵化器集群。如今,走在乐清各大工业园,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LOGO映入眼帘,科创乐清愈发成势。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