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 03- 16 17: 31 访问次数: 来源: 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字号:[ 大 中 小 ]
“从农历年前到现在,从持续战疫到复工防疫两手抓,我也记不清连续工作多久啦。”日前,在乐清市政府五楼会议室,乐清市经信局副局长干方红声音沙哑地说。
这一个多月,于乐清而言,是打下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而紧随其后的复工复产复市,更是一场争分夺秒、有序推进的总攻。
干方红持续奋战的会议室,是乐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的工业和外贸服务组的“大本营”。不算很大的房间里摆放着十几台电脑和堆积如山的材料,来自银行、经信、商务等部门的代表们或打电话,或讨论,忙碌而紧张的工作节奏催动着每一个人,精神奕奕地投入城市复苏的大旋律中。
多部门联合助企
“这里是我们工作组联合办公的地方。大家在充分做好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创新工作方式,有问题当场提出,当场讨论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干方红对记者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所有问题都是‘交办不过夜,化解不过日’。即使有特殊情况,在第二天中午12点前,我们也会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截至2月26日,工业和外贸服务组累计收到问题反馈908件,已解决867件,41件正在解决中,1185家规上工业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在这场复工防疫两手抓的“大考”前,乐清市委市政府用漂亮的数据给出了一个高分答案。
干方红说,一个多月来,工作组每天熬到十一二点是常事。因为每天上报的大量数据报表里,关系着乐清市数千家企业的切身利益。“不论是原材料不足、人手不足还是资金不足,只要企业有困难,我们就尽全力把不足‘补足’!”干方红说。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乐清市还推出了《关于服务企业人才助力有序复工复产的16条举措》,内容涵盖“实施企业重点人才‘一对一’联系服务”“实施人才‘以老带新’的奖励政策”“组织新入职技能人才培训”等多个方面,以真情实意、真金白银,与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乐清作为温州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有1185家规上工业企业。以工业重镇柳市镇为例,全镇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为其配套的下游企业就达8000多家。
这意味着,1家规上企业复工,需要三四百家配套企业随之复工。庞大的数字背后,是企业对复工的热切期待,更需要复工工作的周到细致。
“我们从2月初就着手谋划‘一对一’助企服务专员,指导各企业进行疫情防控。同时,通过助企专员,我们为企业量身打造‘一企一策’复工方案,确保精准服务,有的放矢。”干方红说。
2月20日一大早,位于乐清虹桥镇的合兴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端是合兴电子的助企服务员、来自乐清市检察院的章炜。当天下午,四名助企服务员章炜、卢旭亮、王珉、夏锦萍,就分别入驻合兴下属的四家子公司,第一时间与企业高管进行座谈交流,逐一传递疫情防控政策、传授防控注意事项、培训复工备案操作流程。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助企专员们的身影,正是乐清市委市政府积极惠企助企的生动写照。
防疫复工两手齐抓
复工复产,防疫先行。在政府部门和助企服务员的帮助下,乐清市的大小企业也早早谋定而后动,依托自身情况积极开展疫情防控。
“在企业复工的审批中,我们坚持以能定产。这里的‘能’并非指产能,而是依据企业疫情防控的能力,决定是否可以复工复产。”干方红说。随后,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乐清市不少企业的防控措施可谓是“从头严到脚”。
位于清江工业区的浙江力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其检测的“硬核方式”更成了网红。在这里,员工胸前都贴上了“已检”的标签。原来这是该公司用于产品的质检码,上面标有序号、日期,现在摇身一变,从产品质检码成为员工安检码。员工经检查后贴好标签,可以有效防止人员漏检,做好车间安全防护。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有344名员工投入生产。为了完善员工有序复工,该公司采取奖励政策,给予2月24日前回温复工的所有员工每人1000元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