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经信动态 > 典型案例

探访“最美工厂” | 中瑞橡胶:创二代“挂帅”,智造引领未来

时间: 2024- 02- 08 16: 01 访问次数: 来源: 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字号:[ ]

编者按:今年初,2023年温州市“最美工厂”名单新鲜出炉,共12家企业入选。它们是“美丽温州”的践行者、智能制造的“引领者”,是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的“推动者”。今起,温都全媒体推出“探访最美工厂”系列报道,记者将一一探访12家“最美工厂”,探究其生产之美、创新之美、人文之美、环境之美。首期走进浙江中瑞橡胶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传统来看,橡胶混炼是一个高污染、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制造新星企业,如何在90后创二代的带领下,高起点定位“绿色发展、智能智造”,打造出细分领域混炼胶行业标杆?近日,记者走进中瑞橡胶,实地探寻中瑞橡胶之美,并对话副总经理王一昊,探究“最美工厂”背后的理念和故事。

走进中瑞橡胶的四层楼车间,自上而下,从填充剂等原材料运输、自动精密投料,到炼胶、塑胶(提升橡胶性能),再到冷却风干、质量检测、打包仓储,全生产流程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是浙江省级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

“像填充剂配比,传统做法就是靠工人过秤,我们的设备则是全部由机器根据设置好的指令自动投放,30公斤的橡胶混炼胶成品重量误差控制在10克左右。”王一昊说,“再比如密炼机,所有湿度、功率、压力、能量、转速,都是由传感器监控,可以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中瑞橡胶的车间可见许多计算机终端。通过中控后台,所有设备及工艺流程“全线打通”,整个生产过程无纸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管理。

“比如这个质量溯源系统,我们通过扫码,就能看到这款产品所有原料的批次。”王一昊称,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溯和定位源头,及时调整。

整套智能化炼胶生产系统包含6条智能化生产线、6条智能化连续塑炼线和2套智能化小料称量系统,若满负荷运转,年产能达20万吨。

自2016年10月产线投用以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了114%,产品不良率降低了69%,研发周期缩短了32%。经过短短三年多时间,依托瑞安胶鞋产业优势,中瑞橡胶在鞋用混炼胶细分领域做到了国内行业产销量第一,2023年企业人均产值达170万元左右,在行业中走在前列。

随着企业订单逐年增多,2019年中瑞橡胶还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智能仓储立体库,不到1000平方米的仓库,储存量释放至4700吨。所有产品带码入库,入库时间超20天以上系统自动滞销报警,实现存取自动化和操作便捷化。

王一昊的父亲、中瑞橡胶董事长王建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橡胶贸易行业,与炼胶行业和鞋厂、汽车零部件等下游企业积累了广泛合作。

2015年,因看到国家对绿色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温州及其辐射市场空白的机遇,王家父子从贸易一脚跨进了制造领域。

“我最初对炼胶行业的印象是,一线工人工作时除了眼白和牙齿,身上都是黑的,炼胶车间一般都配有浴室,工人洗了澡才能下班。”王一昊笑言,如今在中瑞橡胶,工人的工作环境已是天翻地覆。

粉尘是炼胶车间里最具危害性的污染物之一。传统车间的粉尘密度为300~2400毫克/立方米,而中瑞橡胶仅不到9毫克/立方米,低于12毫克/立方米的国标要求。这一方面得益于全密闭生产系统,包括投料环节,经设备改造,原料扬尘在投放时就被吸进了密炼机;车间还配备了空气净化器,通过“双保险”实现高效除尘。

同时,中瑞橡胶经节水型系统改造,车间节水约30%;通过智能产线建设,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能耗节电约50%,还因此入选浙江省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绿色化改造)。

“不可否认,对绿色发展的高要求,让我们在短期里承受了一定成本压力,但可以看到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王一昊看来,无论是数字化,还是绿色化发展,都是中瑞橡胶构筑核心竞争力、成为混炼胶行业领军者的必经之路。

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在90后创二代的带领下,会焕发出什么活力?以人才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中瑞橡胶勇于创新,甚至“超前”探索。

“这款王一博同款滑板鞋,CARIUMA和阿凡达水之道联名款,鞋底鞋材就是我们的橡胶,经过技术研发团队的开发设计,可以实现夜光效果。”王一昊又指着一款汽车空气弹簧介绍,其中橡胶材料是和战略合作伙伴——减震器制造商戈尔德共同研发,大大提升了耐用性。

目前,中瑞橡胶拥有30余人的研发团队,建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与温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橡胶研究院等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今年还计划创建博士创新工作站。

“我们愿意投入财力、精力,与科研力量一起探索前沿技术转产。”王一昊说,企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得益于永不止步的创新追求。

同时,中瑞橡胶也非常注重人才梯队的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设菁英人才班(中瑞黄埔军校)、创新工坊、内训师打造、技能大赛以赛代训等,鼓励员工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我们的管理团队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团队,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持续提升。”王一昊说。

中瑞橡胶还向互联网企业学习,正在试点职级职等激励机制,持续规范细化人才制度。在制造业普遍缺乏年轻人的大背景下,中瑞橡胶通过营造小环境,以家人般的贴心守护、民主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建立巩固了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的离职率几乎为零。

队伍稳了,方有冲劲。下一步,中瑞橡胶还将双向开拓,一方面从以制鞋行业为主向其他行业深度延伸,另一方面立足温州市场,向浙南闽北赣东混炼胶行业高端市场继续发力,向混炼胶行业领军者持续迈进。

来源:温州都市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